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产教融合双轨并行,以赛赋能、校企共生结硕果 时间:2025年04月30日 09:22 作者: 顾怀彤、胡为为 2025年4月,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团队以空间设计项目《扇影小筑》为载体,通过“校企协同创新”与“学科竞赛练兵”双轨并进,实现教学成果从课堂到产业、从方案到实践的立体化突破。该项目以传统折扇为灵感,融合现代设计语言与绿色技术,既在“2025重庆市大学生建造科普大赛”中斩获三等奖,又通过校企合作完成方案落地,成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践行“以赛促学”理念的典范。 从课堂到产业:校企共筑生态设计新范式 《扇影小筑》的诞生始于《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实践。在胡为为老师的推动下,10名学生团队与重庆栖宸美家家居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企业高级工程师高赶红全程介入,指导学生完成从木材选型、结构优化到施工图深化的全流程实践,并引入行业标准强化成本控制与安全规范。项目采用可回收木材及预制化组件,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施工能耗,将生态理念贯穿始终。 “校企合作打通了‘纸上谈兵’到‘实战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胡为为老师表示,企业导师的实战经验让学生直面材料特性与工艺难点,而学生团队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则为企业注入创新活力。高赶红工程师则坦言:“高校的创意基因与企业技术资源的碰撞,既为行业升级提供思路,也为人才培养锚定方向。” 从竞赛到实践:以赛为媒锤炼复合能力 校企协作的成果迅速转化为竞赛优势。2025年4月26日,在重庆大学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主办的建造科普大赛中,《扇影小筑》从十多支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作品以传统扇面形态为原型,运用参数化设计技术,将轻盈的折扇语言转化为兼具功能性与文化叙事的公共装置,在磁器口古镇的实体搭建中引发关注。 评委会特别指出,该作品“以小微空间为切入点,巧妙平衡实用功能与美学表达,为城乡更新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全程参与项目的曹珂老师强调:“竞赛不仅是成果检验场,更是能力练兵场。团队在一个月内完成校企协作成果的竞赛转化,体现了跨学科协作与快速应变的核心素养。” 双轨并进:构建产教融合长效生态 《扇影小筑》项目的成功,映射出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竞赛-产业”三环相扣的育人逻辑。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真实项目场景,让学生在产业标准下锤炼实践能力;同时以竞赛为推力,倒逼理论知识与创新思维的深度融合。 城乡规划系主任曹珂表示,未来学院将拓展“课程+企业+竞赛”联动模式,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城乡更新实践领域。“我们不仅要培养能画图纸的设计师,更要塑造懂材料、通工艺、会叙事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更多校企合作项目的落地与竞赛平台的延伸,这一目标正从蓝图加速照进现实。 上一条:土地资源管理系教师赴巴南区双河口镇开展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考察 下一条:我院2023级城市管理学生斩获第四届“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 【关闭】